古代炼铁主要用以下物质来起到类似增碳剂的作用:
木炭:是古代炼铁常用的燃料和增碳材料。在炼铁过程中,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点火焙烧,利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,使铁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,同时铁会吸收木炭中的碳,从而增加铁中的含碳量。木炭具有发热量高、杂质少等优点,能为炼铁提供所需的热量和碳源。在块炼铁和块炼渗碳钢的生产中,块炼铁在反复加热过程中与炭火接触,碳会渗入铁中使其增碳变硬。
生铁:在一些炼钢工艺中,如生铁炒钢法、灌钢法等,生铁被用作增碳剂。例如灌钢法,是先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,共同加热至生铁熔化而灌入熟铁中去,熟铁由于生铁浸入而增碳。
含碳有机物:一些含有磷质的骨粉等含碳有机物也被用作催化剂和增碳辅助材料。在把熟铁块放在陶制或铁制容器中进行渗碳的 “焖钢” 工艺中,会按一定配方加入渗碳剂,还使用含有磷质的骨粉作为主要催化剂,然后密封加热,使熟铁渗碳成为钢材。此外,传说中莫邪铸剑时将含磷的有机物投入炉中,磷质使铁块表面熔解而起强烈的碳化作用,形成部分熔点较低的铸铁,从而使碳不断渗入,炼制成中碳钢或高碳钢。